應台北吳的要求
那我就來打一打

但是是很凌亂
也很可能是我幻聽的
因為哲學沒那麼懂
英文也沒那麼好

演講一
----------------
德勒茲的影像與建築
----------------

德勒茲是一個哲學家
1960後 人(應該是指哲學家)認為差異是有價值的 進而創造性的價值也就提升了
所以表達能力就變的很重要

然後有一個人叫做伯格森(我翻譯的)
他也是哲學家
也有寫有關電影的哲學理論


然後德勒茲提出了運動影像/時間影像
提出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這是哲學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電影可以
分界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綿延 duration

然後就要提到電影的發展歷史
1895盧米埃兄弟(認識法國有提到一下)
他們拍了很多段短短的影片
在當時造成很大的震撼

然後1915格里非斯 國家的誕生(這名字跟北美最近展的一樣)

然後開始解釋何謂運動影像
簡單的說
就是帶動觀眾去進入導演的想法裡面,充分的表達作者的想法

又可以細分成三種

1.感知perception
去feel and know
然後跟sensation的差別就在於sensation只有去feel
缺少了know這件事

2.動情affection
挑起某種情感反應

3.動作action
情境使動作產生
或是
動作去預測影像

是hollywood的第一個黃金期
在那個時候也被用到政治上
所以達到鼎盛(希特勒)

然後這裡提到了現代主義---意志的實現
西區考克--懸疑大師----運動影像的危機
因為他沒有一個結果

然後因為ww2讓人們發現這樣不行
因為被用錯地方了

然後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
義大利新寫實+法國新浪潮--------- 新電影風潮(南美洲、德、台灣、日本)70-80

義大利產生的原因跟戰爭有關
好像是因為義大利雖然是戰敗國
但是其實人民不支持共產
之類的(唉 我有點記不得了)
然後人們就發起這個

義大利新寫實討論 真實是什麼?
----影像用多元的角度去看


額外的一件事情是美國的hollywood第二個黃金時期是這個時候
因為美國本土沒有打仗


然後新電影風潮---不再相信帶領、意志的引導(因為帶領導致了極權 )
然後台灣1982發表了新電影宣言(侯孝賢他們)

然後在這個時候提出了

真相是要辯論的

然後講到了時間影像

時間影像這邊我就有點記的不是很清楚
筆記也不清不楚的

反正時間就是----構成人對事件的組成與觀感
一樣是分成三點

1.回憶
人對回憶的觀感不同、記憶不同
當下對應潛在的意向
舉例就是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印象卻完全不同

2.夢境、白日夢
潛在意象連結著無數個潛在印象

3.世界影像
everything都是潛在的
舉例:歌舞片、笑鬧片(理由是大家都一起笑鬧 但是我不是很懂)

而這三點就會構成一個大迴圈(透過剪接連接碎片)

然後有了大迴圈就會有小迴圈

晶體影像---最小的迴圈
強調潛在(virtual)的重要性(lead to force)
看不出是當下或是潛在的(無法分辨、兩者皆可)
映射多層影像(看a的同時彷彿bc的影像感覺也跑出來)

virtual---並不是與真實相對立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奇摩字典的翻譯會同時存在真實與虛擬這兩種解釋的理由

晶體影像強調的事造假的力量
虛構是通往真實的路徑(我覺得這句非常玄= =)


然後就提到了
康德:先驗(先於經驗)限定經驗的所有條件
提出空間化的時間觀
認為人們不能改變時間
這個時間觀是不動的

時間感:例如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好像時間就過得很快、而痛苦的時候時間就過的很慢

屬於自己的時間觀(我不記得這是誰提出的了 唉)
是可以被創造的


結論
哲學是為了創造價值而非找出真相


這場演講是中文的
但他講的是哲學
所以很吃力阿阿阿

我努力打了筆記
有漏掉就讓趙小妹來補一補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hley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